才隔不到兩星期又到台中上石路附近辦事
想到上回誤打誤撞在附近的京采小館用餐
這次可是基於上次不錯的經驗再度光顧
晚上7:30過後
對都市人的晚餐時間來說也許不算晚
京采小館裡還是滿滿的坐上賓
有不想開伙的小家庭、有剛下班飢腸轆轆的上班族、也有看似情侶的大學生
除了我們3人
還有另外幾位站在店內等座位
只要有用完餐的客人結帳離座
服務生會迅速清理桌面
再按照來客先來後到依序安排座位
因為是傳統的路邊小館
它的氛圍應該只宜用餐不適喝茶聊天
我們很快就等到座位了
仔細看它的木地板下好像是排水溝呢
也許是利用路邊加蓋的空間成立的家庭小餐館
雖然如此
它還是提供了剛剛好的服務和不錯的餐點
我們這次點的餐點和上次完全沒有重複
就讓我們依照上菜順序介紹吧
沒想到這家傳統麵食店的異國料理也很道地
適度的檸檬酸與香茅(?)的香氣增添了這道菜的風味
無論是口感或香氣都不輸我們以前在泰式餐廳吃過的
雖然和上次一樣點了2籠湯包
這次則是把內餡改成一籠鮮肉一籠蟹肉
店家建議最好的吃法是:薑絲加白醋當蘸料
將湯包連薑絲一口吃掉
如果怕燙就只好先將湯包咬破
把湯包的「湯」和「包」分開食用
這次還點了什錦炒飯代替上次的捲餅與烤餅
在家常吃福田桑做的各式炒飯
福田桑的拿手菜除了烤原味牛小排就屬炒飯最傑出
他時常驕傲地嚷嚷要改名叫「三義炒飯達人」
也許是這個原因
吃「京采」的炒飯就覺一般而已
並不覺得特別「精采」
點菜時看到別張桌上的蔥爆牛肉
白綠分明的蔥段配上Q嫩閃亮的牛肉片
讓福田桑不禁垂涎三尺
立刻也依樣畫葫蘆勾選一道蔥爆牛肉
味道剛剛好
牛肉的Q嫩程度也剛剛好
但也許為了保持牛肉的口感與賣相而在烹調時先將牛肉過了油
此道蔥爆牛肉感覺稍稍油了點兒
清炒A菜
清脆爽口
我們都很喜歡
絲毫不輸給上次的炒山蘇
桌上的食物吃的差不多了「三杯中捲」才姍姍來遲
還好這道菜香則相矣卻不致太鹹
不一會兒也就被我們給祭了五臟廟
4道菜2籠湯包1盤炒飯花了700元
不算貴也不算便宜
從我們進門到用完餐離開的不到一小時中
客人來來去去川流不息
直到我們8點多離去時仍是滿座
像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能博得這許多顧客的青睞
除了地點不錯
也許真材實料是它的真正武器
整體來說這次的晚餐我們都覺得OK
是一般日子想打牙祭可以光顧的店